课题实践:「未·未来青年之为」—— 教育实践
2018年9月——2018年11月
「未·未来青年之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合作双课题
课题1:非线性未来预测理论
课题2:未来保护设计
课题1:非线性未来预测 - 设计未来
十五到二十年前的人们很难想象如今我们的生活,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人类社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文化经济所处的语境也全然不同。同样,如今的我们也很难想象十五到二十年后的人们会过上怎样的生活。所幸的是,以克莱夫·范·希尔登(Clive Van Heerden)为代表的一批创新者一直在探索未来十五到二十年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关注的却是主流科技趋势以外?的却可能引发重大变革的社会文化“弱信号”,思考如何超前提供科技情境,用未来推进设计,用设计发现未来?。
非线性未来预测-设计未来项目由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克莱夫·范·希尔登,中央美术学院导师刘骁、程书馨,鲁迅美术学院导师丁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导师林宇峰等多位导师开展教学合作。
课题2:未来保护设计
设计的历史有很多门类,但没有专门为保护而设计的设计师,而在科技与人类关系紧密的今天,我们需要对安全保护的定义进行重新的思考。课程要求通过选择某一城市或地区,进行风险的类型标记与分析,思考来自于生活方式的危险,从而改变人们对安全与危险的认知,为未来的保护而设计。
未来保护设计由皇家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科研部、健康设计系主任、创新设计工程系副主任阿什利·霍尔,中央美术学院导师王选政、张凡,鲁迅美术学院导师丁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导师林宇峰等多位导师开展教学合作。
2017年12月「未·未来 - 激活创新」:「未·未来」演讲实录——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阿什利·霍尔
中央美术学院x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x鲁迅美术学院x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未·未来」 青年之为 – 课题实践
筹备委员会:高 洪、范迪安、苏新平、王少军、王晓琳、吕品晶、张子康、宋协伟
主 任:高 洪、范迪安
学术主持:范迪安
总策划:宋协伟
项目协调:常志刚、王 川、徐 佳、张欣荣
对外宣传:秦建平、章燕紫、张文超、薛 江
策划执行:程书馨、李明威、薛天宠
多媒体与视觉:陈 卓、何 君
空间设计:薛天宠、柏 林、张天钢
行政支持:郑钰尧、刘星伶、陈 华、车 静、郑 涛、刘晓磊
各课题负责人
艺术治疗:Leah Gipson、宋协伟、何 君
艺术跨越创造:David Gersten、张欣荣、张文超
未来城市环境:Allen Sayegh、景斯阳、李世奇
思辨设计:Anthony Dunne、王成良、王 捷
未来保护设计:Ashley Hall、王选政、张 凡
非线性未来预测:Clive van Heerden、刘 骁、程书馨
可持续水利用:Richard Perez、Rael Futerman、李 卫、 海 军
自然防灾生物设计:Jun Kamei、周子书
声音艺术:Shawn Decker、陈 卓、林 彤、高 宇
虚拟美术馆:Gary Hill、费 俊、马志强
元文本:Peer Sathikh、蒋 华、何 浩、张洺贯
中国创造:David Grossman、王子源、林存真、刘 钊、 李文龙
全球变暖可视化:Boris Müller、Jonas Parnow、陈慰平、 徐 彤
人工智能设计:Pascale Fung、王黎明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