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设计——从承诺到实践|M. Hank Haeusler汉克•霍伊斯勒

来源: vaii.cafa.edu.cn 时间:

“计算设计-从承诺到实践”讲座现场,主讲人M. Hank Haeusler先生和主持人常志刚教授

计算设计-从承诺到实践
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数字化以来,计算机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慢慢建立起来。在开始的时候,调查和研究往往集中在样条线架构中的“探索形式的寻找”以及实验和探索上。然而,计算设计现在将其注意力转向成为设计,建筑和城市规划的支持学科,因为它可以通过对计算和估算的深刻理解将先前的工程与科学相结合。因此,计算设计可以帮助优化其内部操作和工作流程的现有实践,并将AEC(建筑工程施工)行业引入第二代机器时代技术,例如机器学习,大数据,物联网等等。本演讲将介绍新南威尔士大学计算设计组最近的工作,研究人员在世界计算设计学士学位的学生的帮助下,支持悉尼在计算设计研究和开发方面的实践,以解决行业问题。

2018年5月14日,讲座“计算设计——从承诺到实践”在中央美术学院7号楼地下一层118室如期进行。本次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主讲人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计算机设计学科带头人,国际媒体建筑协会(MAI)创始人之一,媒体建筑双年展联合主席和策展人M.HankHaeusler(汉克·霍伊斯勒)先生;主持人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常志刚教授。

主持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CAFA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常志刚教授

讲座正式开始前常志刚教授对今明两天讲座的主讲人——M.HankHaeusler(汉克·霍伊斯勒)先生和Martin Tomitsch(马丁·托米奇)先生做了简短的介绍。常志刚教授与两位主讲人相识于2012年的法兰克福灯光博览会,并且在近几年与他们进行了多次合作。同时M.HankHaeusler(汉克·霍伊斯勒)先生与Martin Tomitsch(马丁·托米奇)先生已经与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合作,两位将作为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特聘教授与中央美术学院进行更多更深入的交流。

CAFA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专家 M. Hank Haeusler汉克·霍伊斯勒

本次讲座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计算设计的定义;计算设计能够为设计带来什么;计算技术运用于实际操作。

计算设计的定义

M.HankHaeusler(汉克·霍伊斯勒)先生基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计算设计学科为听众们阐释计算设计的定义。M.HankHaeusler(汉克·霍伊斯勒)先生讲到:“2015年计算设计这门学科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创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在创建这门学科的时候,许多相关的领域在设计界和科学界中已经出现了,例如:数字建筑、计算机科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将这些现存的学科放在一起,综合抽取其中有意义的部分组建了计算设计这门学科。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在定义计算设计的意义过程中,首先定义的是这门学科所教授的内容。把教授的内容定义好、界定好之后,计算设计这门学科所研究的方向与涉及的领域就自然而然的清晰明了了。在详细说明计算设计的定义之前,首先应该知道的是:设计界未来的发展需要翻译。这种翻译并不是语言之间的翻译,而是学科之间相互沟通的翻译。”M.HankHaeusler(汉克·霍伊斯勒)先生进一步具体化了这一理念:设计师与工程师存在巨大差异。我们都知道设计师与工程师的语言很不一样,即:他们看问题的方式很不一样。设计师没有那么多精确的定义,他们往往是基于一些模糊的想法进行设计。而工程师所做的事是将设计变成现实,他们需要面对特别具体的问题,并且要用特别具体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既可以跟设计师沟通又可以跟工程师沟通的人,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计算设计学科所培养的学生正是这样的人。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不仅为学生安排了设计课程还安排了电子工程、结构工程、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高级的制造工程、生物学、人机交互、机电一体化等等课程。这样学生们不仅深入的了解计算理论与实践还能将这些运用到设计中去。

“计算设计-从承诺到实践”讲座现场
  
计算设计能够为设计带来什么?

计算设计为设计——往往是很复杂的3D设计——提供很多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更好的优化设计行业,为设计行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生物避难所项目对生物海洋数据驱动设计的不同迭代

计算技术运用于实际操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在这一方面主要通过邀请设计事务所参与到课程中来实现:设计事务所将实际工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交给学生,学生们针对问题制作解决方案并且为事务所与工程师们演示。这种设置让学生们有了向各个事务所展示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更有可能被各大事务所聘用。
在这里M.HankHaeusler(汉克·霍伊斯勒)先生为听众们介绍了几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计算设计专业的学生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实际操作的案例。第一个案例:这位学生将现成的语音软件做了一些调整,并将它运用于微软的全息成像眼镜中。这种改变与添加使得微软的全息成像眼镜用语音即可控制。第二个案例:学生的灵感来自于游戏“我的世界”。通过“我的世界”这一游戏与建筑设计的高度重合而发展设计出可在互联网上在线设计的系统。第三个案例:学生基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将复杂的公式翻译成简单的可视化的图片)这一技术与一家事务所合作设计了一座小亭子。【想要了解更加详细信息的读者可以上网搜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最后M. Hank Haeusler(汉克·霍伊斯勒)先生为听众们介绍了自己所做的三项设计。
一、Urban pinboard:运用于城市设计中的一款软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为城市设计中的三个主体——社区、政府部门及开发商(建筑设计事务所也包括在内)提供各自所需的各种不同的信息与服务。

Urban Pinboard城市钉板是一个基于网络的GIS(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它通过在线3D模型连接政府、社区和建筑师
社区成员可以对Urban Pinboard城市钉板未来的发展进行评论

二、海洋生物栖息地设计:与海洋生物学家、材料学家等合作为被破坏栖息地的海洋生物设计新的岩礁栖息地。

更大比例的生物避难所模型将有助于清洁悉尼海港的水

三、Giraffe:一款还处于测试实验中的软件。其设计理念是:希望找到建筑设计中高度重复的点并将其自动化,从而使得建筑设计得到大大的优化。

长颈鹿是一个支持区块链的双向网络平台,可以为建筑和城市设计提供基于浏览器的建模
作为一个双向网络平台,它使全球众多的计算设计师能够开发和上传自动化任务,供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开发他们的项目

最后主持人常志刚教授祝贺M.HankHaeusler(汉克·霍伊斯勒)先生与MartinTomitsch(马丁·托米奇)先生的学生取得了这样高的成就,并且向M.HankHaeusler(汉克·霍伊斯勒)先生与Martin Tomitsch(马丁·托米奇)先生及他们的学生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可以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们进行深度的交流与合作。




文/张欣萌
图注翻译/胡贝
现场图片/王育琪
编/董慧萍、苗苗
图片来源/CAFA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媒体建筑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