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设计”专题九丨营造公共空间、彰显文化内涵:中央美术学院与公共艺术设计

来源: vaii.cafa.edu.cn 时间:

公共艺术是装置在公共空间中的环境艺术创作,强调作品与时代背景、自然环境的呼应,往往承担纪念历史、彰显文化内涵的重大任务。无处不在的公共艺术,不仅带给城市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文精神的象征。建国以来,中央美术学院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和社会创作和设计了一系列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设计(1955年) 
参与草图设计:吴作人、彦涵、王式廓、艾中信、董希文、李宗津、冯法祀、王琦等
浮雕创作:刘开渠、曾竹韶、傅天仇、王临乙、滑田友、萧传玖、王丙召、张松鹤

人民英雄纪念碑
“虎门销烟”(局部)(设计画稿:艾中信,雕塑创作:曾竹韶)
“金田起义”(设计画稿:李宗津,雕塑创作:王丙召)
“武昌起义”(设计绘画:董希文,雕塑创作:傅天仇)
“五四运动”(设计绘画:冯法祀,雕塑创作:滑田友)
“五卅运动”(设计绘画:吴作人,雕塑创作:王临乙)
“南昌起义”(设计绘画:王式廓,雕塑创作:萧传玖)
“抗日游击战争”(设计绘画:辛芒,雕塑创作:张松鹤)
“胜利渡长江”(设计绘画:彦涵,雕塑创作:刘开渠)
人民英雄纪念碑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性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浮雕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北京建都850周年纪念阙设计(2003) 
作者:张宝玮


北京建都850周年纪念阙坐落于西城区滨河公园内金中都大安殿遗址上。纪念阙为青铜质地,整体造型由一个斗拱和四条分别朝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青铜座龙构成。阙身高12米,地面采用花岗岩石材铺装,占地约760平方米。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航天纪念塔设计(1999) 
作者:王中
航天纪念塔全身为不锈钢打造,巍峨矗立于通往基地的必经之路上。三个尖峰直指浩瀚的蓝天。最下层是一弧形,象征着地球表面。三个尖峰象征着宇宙三速度。第一个尖峰上有一圆球,说明当前人类的探空活动刚刚迈出第一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设计(2000)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


雕塑群区占地22500平方米,按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分为“日寇侵凌”、“奋起救亡”、“抗日烽火”、“正义必胜”四个部分,摆放38尊直径2米,高4.3米的柱形青铜雕塑。群雕以《国歌》为主题,以中国传统碑林形式布阵,借鉴中国传统雕塑形式创作,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越中友谊宫壁画设计(2017)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习近平总书记、阮氏金银国会主席和范迪安院长在中央美术学院创作的壁画《山水相连,友谊长存》前合影

大堂浮雕壁画——《山水相连,友谊长存》
贵宾室壁画——《辉煌乐章》(白晓刚)
会议室壁画——《友谊颂》(唐晖)

越中友谊宫壁画包括大堂主题浮雕壁画《山水相连,友谊长存》、会议厅马赛克镶嵌壁画《友谊颂》和贵宾室马赛克镶嵌壁画《辉煌乐章》。三幅壁画的共同主题是赞颂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公共艺术设计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空间精神,它是人类整体改造自身生存环境的外部条件。人类历史文化决定着公共艺术特质的同时,公共艺术设计也将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造人类的文化观念。优秀的公共艺术设计不仅能承担纪念历史、彰显文化内涵和审美教育的重大任务,还可以促进古代灿烂设计文化的复兴和发展,更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